首页
新闻资讯
集团概况
榨菜文化
品牌产品
投资者关系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Enterprise dynamics
更多>>
04
2025-09
妈妈的味道,藏在开学行囊里|一包乌江榨菜,是家的温度

妈妈的味道,藏在开学行囊里|一包乌江榨菜,是家的温度

查看
28
2025-08
重庆有三宝 火锅、小面、榨菜管饱!

重庆有三宝 火锅、小面、榨菜管饱!

查看
14
2025-08
榨菜遇上酱,干饭人狂喜!乌江榨菜酱解锁三餐新姿势

榨菜遇上酱 就是不一样

查看
12
2025-08
什么是榨菜?

每天早上配粥、下饭的榨菜,到底是啥菜做的?这个看似普通的小菜,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呢! 其实,榨菜的 “真身” 是一种叫茎瘤芥的蔬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跟咱们熟悉的芥菜是 “亲戚”。 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靠近地面的茎部会膨大成圆球形的瘤状茎,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青菜头”。这部分肉质肥厚、质地脆嫩,正是制作榨菜的核心原料。 别以为它跟普通芥菜没区别,茎瘤芥可是芥菜的 “特殊变种”。还有两个 “兄弟” 也挺有名:一个是茎部细长像竹笋的笋子芥,另一个是茎部周围长满小芽球的抱子芥(也就是儿菜),不过它们的吃法和口感跟茎瘤芥差别可大了。 (选一选哪个才是榨菜原料青菜头?) 榨菜的逆袭之路 榨菜的老家,在重庆涪陵区。这事儿得从 100 多年前说起。 清光绪二十四年,涪陵商人邱寿安和技工邓炳成,在青菜头大丰收的时候,琢磨出了新的制作工艺。他们把青菜头使用木箱榨除盐水,再拌上香料密封发酵,没想到做出的咸菜又嫩又脆,香味十足。 因为这个关键的 “压榨” 工序,邱寿安给它取名 “榨菜”。这名字一叫,就叫了一百多年。 其实早在清道光年间的《涪州志》里,就有关于 “青菜有包有苔,渍盐为菹,甚脆” 的记载,说的就是用青菜头腌制的咸菜,可见这做法早就有雏形了。 三腌三榨,这才是榨菜的灵魂 为啥榨菜那么好吃?全靠这复杂的制作工艺。 榨菜制作要经过 “三清三洗、三腌三榨”。先选好饱满的青菜头,然后分层撒盐,反复三次压榨,把盐水挤出来,这样一来,菜里的水分和多余盐分就被去掉了。 最后,拌上辣椒粉、花椒、八角等香料,然后密封发酵几个月,独特的香味就慢慢出来了。 这样做出来的榨菜,鲜香脆嫩,嚼起来Q弹爽口。 榨菜走出国门 现在,榨菜早就走出国门了,远销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的中餐馆、超市里,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英文名叫 “Preserved Mustard Tuber”,也有人直接叫 “Zhacai”,成了中餐文化的代表之一。 榨菜的 N 种吃法,你解锁了几种? 榨菜的吃法可太多了,简单又美味。 直接开袋就能吃,配白粥、米饭、面条,瞬间开胃。 用来炒菜,比如榨菜炒肉丝,香得能多吃一碗饭。 做汤也很棒,榨菜蛋花汤,清淡又爽口。 还能用来做包子饺子的馅料,味道立马升级。 切碎了当凉拌菜的调料,和豆制品、肉类搭配,好吃到停不下来。 而且,榨菜经发酵产生15种氨基酸,这是榨菜鲜味来源。还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及维生素 C、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现在还有低盐版本的榨菜,适合注重健康的人吃。 从涪陵江边的一碟小菜,到走进千家万户、远销海外的美食,榨菜不仅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更是一种融合了地域特色、传统技艺和饮食智慧的文化符号。 下次吃榨菜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它的味道,想想这背后的故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END——

查看
06
2025-08
三伏天不想吃饭?乌江轻盐榨菜:舌尖一抹清爽脆,唤醒被暑热封印的胃!

三伏天不想吃饭?乌江轻盐榨菜:舌尖一抹清爽脆,唤醒被暑热封印的胃!

查看
最新信息
Latest News
产品推荐
Product recommendation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二渡村一组
邮编:408006
E-mail:sale@flzc.com
乌江榨菜
微信公众号
乌江榨菜
新浪微博
乌江官方旗舰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