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油辣椒新品驾到|一勺香辣百搭,三餐美味瞬间升级!...
爽脆加倍 | 乌江山姆双拼组合全新上市...
涪陵榨菜是典型的现代农业[/b] 首先特色突出。涪陵榨菜的原料植物青菜头,是涪陵特色的农业资源,涪陵榨菜是受原产地保护的名特优产品,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明显的竞争优势。 其次,有科技含量,在育种上,公司支持涪陵农业科研所运用生物工程、基因技术选育良种,培育了永安小叶、涪杂1号、涪丰14号等多个优良品种,特别是应用芥菜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涪杂1号”优良品种,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通过搭载神州飞船实施航天诱变育种;在栽培上,全面推广良种良法,探索高产、保优无公害栽培技术,制定了《榨菜原料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榨菜原料种植技术规程》,形成了标准化栽培技术,并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正在建立实施国家863项目农产品溯源系统;在加工中,运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改进传统工艺,通过控制青菜头带菌量、榨菜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种、后熟转化条件等,在榨菜腌制发酵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创造“三榨”工艺,解决了榨菜的安全与营养问题;运用机械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德国设备商一起研制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系列生产设备,包括三级滚筒淘洗机、三维切分机、传感性三段式自动脱盐机、连续化皮带压榨脱水机、真空吸附式拌料机、全自动组合斗式计量称重机、充氮包装机、喷淋式杀菌机等,实现了榨菜生产全自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 第三,产业化经营模式明显。公司作为农业产化国家重点为龙头企业,以公司为核心,创造“公司+基地(乡村社+保护价+收储点)+农户+销售网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户专业种植青菜头售卖给公司(商品化率100%),公司通过乡镇 、村社、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收购数量及收购保护价(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按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按市场价收购)。在种植集中区域建收储点,修仓储和道路交通设施;同时,在全国与1000多名一级专业经销商签订战略合作年度经销协议,把榨菜产品销往34个省级市场,264地市级市场和日本、韩国、台湾等8个国家及地区。 第四,社会化专业组织参与服务。在公司的推动下,农业科研所、乡镇农技服务站、榨菜种植科技服务队、土地流转协调中心、专业合作社、榨菜专业运输队、榨菜行业协会、榨菜管理办等社会化组织逐步诞生,参与产业发展服务,形成了多组织合作,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社会化规模生产的典型现代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50万农民从事榨菜种植,还带动10多万人在榨菜加工、销售、运输以及包装、辅料等配套业从业,推动了产业快速集约发展。2000年涪陵榨菜种植面积为20余万亩,到2008年已发展到了58万亩,青菜头收购价格也由2000年0.04-0.08元/斤上升到2008年的0.20-0.30元 /斤。因此,在公司的带动下,涪陵榨菜产业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摘自中国环境报】将榨菜腌制液制成酱油,采用“风干脱水”清洁生产工艺,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吃干榨尽”式生产,实现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减少排污的效果。 涪陵榨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经营企业,其“乌江”、“健牌”品牌名扬全国。近年来,涪陵榨菜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营理念和节能减排战略。 公司采用资源循环利用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对榨菜腌制液和生产废水进行了有效治理。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成功了榨菜腌制液制榨菜酱油的工艺技术,并建成了榨菜酱油生产线,每年可将7万吨营养成分丰富的榨菜腌制液进行资源化利用。二是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青菜头尽可能采用风干脱水,降低了榨菜腌制液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三是推行集中腌制和集中加工,投资近500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榨菜原料收储基地,同时投资3亿元建设了8个现代化的榨菜加工厂,解决了榨菜生产厂多面广废水难于治理的难题。四是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榨菜生产废水处理站,减轻了水环境压力。五是成立了专业的环保运行管理机构,配置了在线监测仪器,建立了榨菜废水测试分析室,确保了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实现了减排目标。
3月31日晚,太极大酒店春天厅春意融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斌全同志和另四位2004年度涪陵突出贡献人物走上主席台,从区领导胡健康、黄仕焱、张世俊、丁中平手中接过奖杯、证书、鲜花。 2004年度涪陵突出贡献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推荐、初审、公众投票、评审小组评审、公示等程序,历时5个多月。各种公众投票共计15万人次。后经评审领导小组以无计名的方式投票,按照群众选票和评委选票各占50%的比例计算结果,评出了集团公司周总、烟厂张建华、新大兴彭中英、网通简乃明、烟草专卖局陈中玉5位同志当选2004年度涪陵突出贡献人物。 在现场访谈中,主持人问到周总是如何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重放光彩的,周总将原因归纳为“3+1模式”,即人、规矩、方法+实干。人,是指人力资源配备要到位,领导班子、各部门之间要团结;规矩指管理,主要包括三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方法指工作要抓住重点,比如前两年公司抓技改,今年以营销为重点。最后所有的一切都要归结为“实干”,即踏踏实实地做工作。周总还向与会者介绍了公司今后的奋斗目标,即“1126”工程,“1”指一个定位:始终立足于榨菜行业,做好做足;另外一个“1”指坚持把乌江打造为名牌的定位;“2”指在走品牌的路子时要坚持差异化和竞争化策略;“6”指今年奋斗的具体任务是抓技改、抓生产管理模式的复制、抓品牌推广、抓营销网络建设、抓改制上市、抓人力资源。与会者对周总的精彩发言报以热烈掌声,参会的公司方队成员的兴奋激动更是溢于言表。 周总在发言中最后表示,要不辱荣光,刻苦努力工作,为涪陵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涪陵榨菜集团:榨菜产业是一种道德产业 记者 李贞 蒋维胜 “抓好质量工作是一种道德的体现,把榨菜产业视为一种道德产业来抓。”这是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周斌全常说的一句话。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品牌是关键,质量是基础。涪陵“乌江”牌榨菜是全国人民都爱吃的产品,质量应该摆在首位。只有质量上去了,才能谈品牌。因此,在榨菜集团上下都是把这个产业视为道德产业来抓。 [b]重质量 乌江品牌成为金字招牌[/b] “做精品,创名牌,走品牌之路。”在21世纪初整个榨菜行业面临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时,涪陵榨菜集团在这样的经营发展战略指引下,毅然走差异化、精品化、集中化路线,坚持要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涪陵榨菜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和首要工作来抓,要求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上世纪90年代,涪陵榨菜集团就成功开发出新一代无防腐剂中盐榨菜,使产品含盐量由原来的9%—11%下降为现在的6%—7%。据统计,集团先后投入了2亿多元进行技术改造,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工艺。 质量管理部的一位老员工回忆了这样一个“事件”。 2001年,集团下属分厂生产的一小批榨菜产品盐分超标。这个问题引起周斌全的高度重视,他果断作出决定:这批产品全部销毁,相关负责人全额赔偿,分厂厂长免职,并组织质量部门再次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认真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周斌全的这一决定在当时令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有的员工建议“降价,实行内部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然而,涪陵榨菜集团就是这样,在经济利益与质量发生矛盾时,选择了利益的避让,质量的坚守,信誉的捍卫! 正是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在同行业众多企业生产的单包榨菜产品售价停留在几毛钱时,涪陵榨菜集团的产品则卖到了一元钱,有的甚至卖到了3元,在上海等地出售的充氮产品,更是超过3元,而且供不应求。 随着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从2004年开始,涪陵榨菜集团的荣誉纷至踏来;2004年乌江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5年获国家免检产品,2006年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行业中唯一获得此三大殊荣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也以从前百分之十几,上升到现在的40%以上。产品行销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榨菜行业中打入国际市场最成功的品牌。涪陵榨菜集团成为了行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者,“榨菜之乡”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 [b]谋发展 乌江牌会卖到5元一包[/b] 据了解,该集团在5米深的水底藏了5年的天价榨菜日前上市。据悉,这种榨菜堪称“榨菜中的极品”,每600克卖到了2000元的天价,使“肉比菜贵”的俗话改写。 质量、品牌和规模,确立了涪陵榨菜集团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地位、高端地位。“‘十一五’期间,榨菜集团要更好的抓质量工作,持续不断的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建立科学体系,把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包括对产品的保鲜、真空、巴氏灭菌等方面,逐步扩大使用惰性气体,用惰性气体置换氧气来进行保鲜。争取把乌江牌卖到5元钱一包。”谈起榨菜集团未来的质量之路,周斌全滔滔不绝。 周斌全表示,涪陵榨菜集团有信心成为发展库区榨菜产业的先行者,“一业兴,百业旺”格局的领跑者,“榨菜之乡”百年文明的传承者和开拓者。(选自《中国质量报》6月19日版"直辖十年重庆质量工作回顾")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对我国食品采取分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称QS)。2004年1月1日启动了首批实施QS认证的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2005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又对肉制品、奶制品、方便食品、散装速冻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调味品(糖、味精)、饮料、饼干、罐头等10类食品开出了入市条件,实施QS认证。 集团公司为了提升乌江榨菜产品质量,树名牌形象,保证消费者安全食用我司榨菜产品,确保消费者健康,于2004年初率先在酱腌菜行业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司下属各企业于2004年3月全部通过现场QS认证,于2005年3月11下属企业全部获得QS认证证书。 通过进行QS认证的工作,公司进一步从源头抓质量,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加强了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QS认证,是我司产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将提升我司产品的美誉度,增强我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公司通过QS认证,也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发表人:总经办:丁琳